中國人習慣服從
我們自小習慣了師長叫我們做什麼,我們就做什麼,而不會去問為什麼。西方老師是很歡迎學生問問題的,但是我們都不敢,我們都有尊卑觀念的包袱。八十後的學生還會不卑不亢的指出老師的錯處,但我這些七十後,總會在長輩面前謙卑。
香港的教育制度也是填鴨式,比如小學常識科的功課和考試,學生一定要填上課本的答案,才可取得分數,但不一定是那個答案才是正確的,學生想到其他有創意的答案,也不是錯,但如果他們這樣答的話會被扣分。
中國人又認為忍耐是美德,所以即使長輩的要求是多麼不合理,甚至帶有侮辱性的,我們也唯命是從。忍耐的小孩會被稱讚是乖孩子,然而無限忍耐是不自愛的行為,我們要先尊重自己,別人才會尊重我們。當小人看見你忍耐無底線,他們也不會尊重你了。
就算在我小時候,也沒有大人教我當感到痛苦的時候,是應該解決問題,而不是忍受問題。當一個人愈忍耐,他解決問題的決心也愈小,而且有時候如果你不解決問題,除了會傷害自己之外,還會傷害到其他無辜者。
有朋友跟我說過當看見有人插隊要出聲,因為他插隊除了是對我不公平之外,也是對後面也在排隊中的人不公平,所以反抗是為了公義。
百忍並不會成金,而是會失金,如果你在成長期習慣忍耐,成年後也不會懂得面對問題,於是你的事業路也不會順利,然後就會失去金錢了。
我喜歡的一種醫生,是會與病人商量如何調節藥物,因為醫生除了擁有權力之外,也應該站在病人的角度想,而不是只會向他們發出命令。聽取病人的意見並沒有失去醫生的尊嚴,只要他知道一些藥物會對病人有害,或對病人沒幫助,他堅持不開給病人,或堅持不幫病人做某個手術,那他仍然是個有原則的醫生。
檯 |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