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過了新年





一個月沒有見過任何親友。新年前家人叫我不要來,說有很多人辦年貨,街上人多。好了過了年初一,我說想來,她說當日晚上要跟老公出去吃飯。再過兩天,我又說想來,她反問「怎麼你很急要來的?」



後來她解釋說是因為他們倆人身體都不好,或許是沒有心情吧,而我也放棄了,不會幾天問一次我可不可以來。



她覺得有什麼可以電話談,不一定要見面的。那我想到一雙戀人,是不是可以whatsapp幾年然後結婚呢?




一個人生活沒有問題,但有時也想有點人氣,所以當有朋友給我簡訊,我會一直說下去,通常是由對方終止對話的,像有些人一煲電話粥就不願掛線一樣。




兄弟說知我怕見人,所以也不約我太頻密。我懷疑自己有社交焦慮症,例如當人家盯著我,我就覺得他們在注視我臉上的缺點。我怕聽朋友講他們的朋友的是非,而我也不想講我其他朋友的是非。我也沒需要訴苦。其實朋友之間怎麼不可以談一些健康的題目?



看我的blog的朋友有很多,但會找我的卻很少,或許這年代是不流行聯絡朋友的吧。



說說別的。早前我說借了幾本經濟學的書,有一本是補習天王所寫的,有一些問題我終於知道答案。例如怎麼日本水果那麼貴,原來是因為日本沒有進口水果的,而並不是因為日本水果好吃。結論是買日本水果是不划算的,我也吃過巨峰葡萄,一點不好吃,那些美國無核葡萄好吃得多,卻又便宜得多。



另,經濟學是常常說及成本的問題,及划不划算,而不會講道德的。我想起約十年前,某作家的blog有個中學教師談及跟女生性行為的問題,他說這樣做不划算,因為要坐牢,然後有很多網民罵他,說那是道德的問題,而不是因為怕吃虧所以不能做。自此這個老師再也沒有出現了。



十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,經濟學就是教人有沒有便宜,有沒有回報及值不值得的一門學問,純粹功利的。我自中四之後就沒有唸過經濟了,所以這科目對我來說很新鮮。



另一本是日本人所寫的,說的一件事情我也很深刻,就是現在(那本書是十年前出版的)日本人不再喜歡名牌,是因為已經「進化」了,知道沒有價值,但中國人還是十分喜歡名牌的。



我又想起十多歲時的事。有次有同學說香港那些名店,有很多日本遊客在外面排長龍,那是八九十年代吧。我又記得約十五年前,有次在名店坊的麻布茶房,旁邊兩個日本女生都用Chanel包包。



回想在日本,真的看不到有女人用名牌包包。她們衣著考究,但就是不用名牌。聽說法國女人也不喜歡用名牌的,而那些名店主要是做遊客生意。



名牌包包其實是買面子,是身分的象徵,是不實際的,因為很多都太小,及太重。我同意買名牌是心甘情願被人搵笨,但名牌還是有其價值的,可以把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分隔。比方說,最貴的名牌,VIP才可以買的包包,是普通人一定不會用的。那有錢人可以用一些窮人不會用的物品,給他們安全感,及顯出他們與窮人的不同。



之前說的那本書,說到為何茶餐廳的冷飲要加兩元。我也一直以為是冰塊也要成本,但原來因為餐廳知道消費能力高一點的人,不介意多付兩元,所以便在他們身上多賺一點了。



之於另一本書說,有些消費者會因為減價而波動,即減價便購買很多,但貴了又不買,有些則不會,我想我是屬於後者。作者舉的例就正是我的做法,說在百貨公司大減價,這種人因為怕人多,反而減價才不會光顧,我就是如此的。





樓梯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憎人富貴厭人貧

藝術家脾氣